一、总体情况
2021年,我局严格按照上级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要求,为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持续发力,以“应公开尽公开”为工作原则,不断扩大公开范围,丰富公开方式,增强公开实效。我局政务公开工作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牵头部门专门抓,全局参与,上下联动。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和标准,细化工作任务,落实责任主体,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是全面履职尽责,扎实做好各项信息公开。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和市政务公开办工作要求,编制发布《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公开信息目录》,逐一对照落实。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重点围绕常态化防控工作,发布《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分级分类防控期间食品销售安全工作的通知》《广州市疫情防控期间电梯应急处置工作指引》(2021年第一版)等。对拟出台的重大决策事项,通过网站、微信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社会团体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巧用大众喜闻乐见的音频、视频、图文结合等丰富解读方式,深入浅出宣传阐释《广州市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方案》《广州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清单(2021年版)》《广州市零售药店“哨点”防控工作指引》(第八版)等重要文件。
二是聚焦重点热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围绕“食品药品安全”“价格监管执法”等深化政务公开。联合广州电视台共同开展全市安乐“查”饭品牌监管行动,通过局网站推出行动报告。积极收集企业化妆品备案疑难问题,在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普通化妆品备案问答”。召开广州市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新闻发布会,回应群众密切关注蔬菜、肉类、粮油等重要民生商品、防疫物资的价格变动和走势,宣传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发布价格监管警示,加大价格执法力度。依托网站微信微博和各类媒体及时公示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发布消费提示。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强化服务理念,把依申请公开工作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支持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重要方式,认真对待每一个申请人对政府信息的合理需求,并严格法规部门、局政务公开办、分管局领导3级审核把关制度,确保依申请公开答复形式规范、内容准确,引用法律条款适当,尽可能地降低行政复议和诉讼风险。本年我局共收到信息公开申请178件,均全部依法依规、按期办结。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类型被行政复议案件9宗,结果维持9宗;行政诉讼案件1宗(经复议后起诉),尚未审结。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制发、执行《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文处理办法》等工作规定,明确公文属性审核责任主体,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审查机制,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进行规范性审核和保密审查。并且根据市政务公开办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局文件开展公开属性和有效性评估调整工作,对主动公开的文件及时公开。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优化平台载体,增加政务公开深度广度。加强网站主阵地建设,不断完善信息转载分享、智能搜索及分类展示等多个应用功能模块,适时增设专题专栏,全年发布信息约2000条。关注“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网民留言,在3个工作日内迅速修改完善并答复网民,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度。加强12315在线咨询、网上咨询等政民互动平台的回应管理,及时为群众释疑解惑。聚焦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疫情防控、营商环境、食品安全、质量强市等重大主题,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国家、省、市三级各大媒体、网站及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质量报等刊发1700余篇次,“学习强国”平台采用160篇。坚持微信、微博每日推送信息,全年发布各类信息3200余条,阅读量超1500万人次。完成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疫情防控、第130届广交会服务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等专题新闻发布会,组织媒体记者走进基层一线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五)监督保障情况
制定《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推动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做细做实;组织市市场监管部门政务公开工作培训,内容包括政务公开、依申请公开办理及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工作要求,着力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在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提供联系电话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告知书信息公开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投诉举报。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行政机关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申请情况
四、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我局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薄弱环节与不足。下一步将通过日常工作督办和年度工作培训,增强处室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提升政务公开事项处理效率和水平,并聚焦群众所需所盼,着力谋划“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政务公开工作,既履行监管职能又强化服务意识,既深化公开又提质增效,提高企业办事和政民互动的人性化便利程度,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未发出收费通知,无收费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