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政协提案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1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8-07 来源: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体大小:

张洪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监管工作的提案》(第2015号)收悉。我局对此高度重视,及时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并与您在3月26日进行座谈交流。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充分发挥跨部门监管机制作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预制菜产业发展、公众关切和监管需求,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我市高度重视预制菜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市食品药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委员会这一跨部门监管机制作用,积极探索建立预制菜品质监控体系以及供应链安全溯源系统,从原材料、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市场流通等过程进行全链条有效追溯,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面监控,加大对各个环节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充分发挥预制菜产业园示范引领作用

  结合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创建,以符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安全标准为目标,高质量建设南沙预制菜产业园,打造内销外贸同标同质的预制菜产业链。一是高站位谋划。充分发挥南沙区位和政策优势,以提高南沙预制菜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聚力建设预制菜产业进出口贸易高地。总体形成“一带(预制菜特色产业示范带)、两核(预制菜国际贸易加工核、预制菜国内贸易加工核)、三心(全球预制菜产业贸易投资中心、全球预制菜产业数字品牌中心、全球预制菜产业科技研发中心)”的空间功能布局框架,重点打造成集聚科技研发、生产示范、屠宰加工、国际贸易、产业融合等功能的预制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是高水平建设。按照“生产+加工+研发+仓储+物流+营销+贸易”全产业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围绕资源禀赋优越、产业特色突出、生产链条完整、资源要素集聚的目标,建立生产、加工、研发、仓储、物流、营销、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体系。引导预制菜产业集群发展,加强区域品牌建设,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完善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预制菜产业龙头企业(现有省级2家、市级1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扶持成长型企业和强链、补链型企业,促进资源要素向园区和主体聚集,加速推进重点项目。三是高标准引领。依托溯源中心建设,推动试点预制菜接入溯源系统,让预制菜可溯源,以数字化点亮“南沙预制菜”质量安全金字招牌。编制出口型预制菜工厂设计规范、预制菜体系管理规范、预制菜包装设计规范、预制菜海关备案规范、预制菜美国FDA认证等5套预制菜出口丛书,指导企业从建厂、管理系统、出口包装、海关备案和出口国家认证,一站式完成出口标准复制,帮助企业和产品走出国门。编写预制菜出口培训教材,举办第一期预制菜出口训练营,培训企业18家。

  三、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一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每年度均科学制定和实施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全面排查和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确保我市产地农产品(预制菜原材料)质量安全。二是全面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加大宣传培训和开证指导力度,督促落实各项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确保规模以上生产主体在自控自检的基础上常态化、规范化开具合格证。三是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会商机制。市卫生健康部门全力推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落到实处。每年均组织市相关部门召开多轮多部门会议,共同研判监测风险、商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会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通过多部门的信息汇总分析,及时通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以及新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

  四、积极参与研究制定预制菜质量标准

  一是持续推进预制菜标准化试点工作。2023年,配合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的申报,广泛发动辖区企事业单位参与。通过路演比拼、现场专家评比等,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承担的广东省咕噜肉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在全省遴选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以全产业链标准化赋能广州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参与预制菜地方标准研制。目前正在研制中的《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等5项预制菜相关广东省地方标准均有我市企事业单位参与编制;在公布的预制菜“湾区标准”清单(共19项)中,我市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其中18项。

  五、强化预制菜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

  一是完善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至2023年底,已建立健全涵盖市、区、镇、村(企业、合作社)四级监测网,全市共布局建有农产品检测中心、站、点321个,为全面及时掌握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开展专项监测。市卫生健康委将预制菜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安排市疾控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微生物及理化等项目监测。三是突出靶向监管。对重点企业加大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频次,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督促发现问题企业及时整改消除风险隐患,举一反三,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四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聚焦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依法从严查处无证生产加工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及时核查预制菜投诉举报或线索通报,发现涉预制菜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立案查处。五是加强服务指导。开展审前服务,提供咨询指导途径,帮助预制菜企业顺利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开展“诊脉检查”,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为企业提升保持许可条件能力、采纳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企业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预制菜食品质量安全。

  六、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上级的统一工作部署,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全面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管理,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做强本地优质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长板。密切配合跨部门监管机制运行,落实好市食品药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委员会的工作部署,从源头管控好预制菜本地加工原料的质量安全。

  二是持续做好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加强与部门信息互通,建立区域内预制菜生产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并在2024年适当调整和扩大预制菜监测品种和监测量,针对性开展防腐剂、致病菌污染等监测,更全面地评估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隐患,为制定预制菜相关标准、开展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继续鼓励支持我市各单位参与预制菜相关的各级标准研制。指导试点承担单位推进试点标准体系建设,争取顺利完成试点创建、验收工作,助力我市预制菜标准化水平提升。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防控预制菜生产经营食品安全风险。对监管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立即整改,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完善退出机制,进一步提升预制菜行业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8月1日


相关附件:

标签:
浏览次数: -
分享
扫码浏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