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媒体关注

如何解决住宅电梯安全?广州制定全国首份《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规范》

发布日期: 2019-08-09 来源: 新快报 字体大小:

  新快报讯 记者陆妍思报道不少住宅小区里,电梯使用年限增长,加装电梯多,由此导致的投诉也成为了小区管理的矛盾引爆点。如何解决电梯安全及其相关问题?广州给出全国第一份答卷。

  近日,经广州市地方标准公告发布,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管局在广州市场监管局的组织指导下,起草制定的《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规范》(下称《规范》)正式实施。

  填补国内空白

  据介绍,该《规范》为全国第一部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地方标准,旨在探索电梯监管 " 多元共治 ",建立一套社区事务治理议事规则。

  根据《规范》,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应遵循 " 政府搭建平台,电梯安全相关方共同参与 " 的原则。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应建立 " 三个机制",即情况反映机制、磋商处理机制和议事表决机制。

  在电梯事务社区治理中,应落实 " 五个一 "措施,即挂一个社区治理牌匾、设立一个社区岗位、建立一个议事场所、组建一个涉梯事务委员会、设立一套议事规则。

  社区内将成立由属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电梯检验检测机构、保险机构等组成的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组。工作组负责制定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培训、组织实施电梯事务社区治理。

  同时,社区应建立电梯事务商议场所。对电梯长期停运影响正常使用和故障率高的投诉,电梯事务专员应及时联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物业管理企业和电梯生产企业。对于针对电梯的投诉,电梯事务专员应在 5 个工作日内将投诉处理结果回复给投诉人。

  明确责任边界

  为解决老旧小区电梯因使用时间太久常出状况导致居民上下楼不便、暗藏安全风险等问题,广州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社区议事制度改革。

  早在 2014 年,番禺区市场监管局在市桥东丽社区创建了首个 " 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试点 ",较好地解决了 3 台使用年限约 20年的长期服役电梯的改造难题,为 256 户 800 余名居民顺利出行提供保障。

  在此基础上,他们成功创建 " 挂上一个社区治理牌匾、设置一个社区岗位、建立一个议事场所、组建一个涉梯事务委员会、制定一套议事规则 " 的 " 五个一" 社区治理模式,并在全区 97 个居委会推广。

  目前,番禺全区每个居委会均已委任 1 名电梯事务专员,确保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基层人员落实到位。

  2018 年 5月以来,在历时一年的推进过程中,番禺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技术机构广泛开展调研,深入到居委会和电梯事务治理平台试点进行沟通交流,总结社会各界关于电梯事务社区治理的经验、听取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起草完成该《规范》,对电梯事务社区治理的基本要求、机构职责、场地设施、规章制度、工作内容以及评价考核等逐一予以明确,推动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工作走向规范化轨道。

  以上内容由 “ 新快报 · ZAKER 广州 ” 上传发布


相关附件:

标签:
浏览次数: -
分享
扫码浏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