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来了,“双12”还会远吗?
每年的“双11”、“双12”在不断刷新销售记录的同时,也打造了一个全民购物的狂欢节。面对即将上演的各种促销攻势和网购陷阱,如何才能擦亮双眼,做一个精明的“剁手党”呢?快来一起划重点!
重点一:预售商品花样多!
“双11”虽然还没到,但是花样繁多的“预售”活动却已早早启动。所谓“预售”,指的是消费者提前缴纳“定金”,销售当天可以获得最低价格购买商品。在选购“预售”商品时,消费者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订金”不等于“定金”,可以要求商家退还。“定金”与“订金”是一对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消费者应注意区分:“定金”是一个法律概念,具有担保性质,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因个人原因取消订单的,无权要求商家退还,但若因商家原因取消订单的,则可要求商家双倍返还;“订金”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非法律概念,不具备担保性质,消费者支付“订金”后因个人原因取消订单的,可以要求商家退还。《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要求,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等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2、预售商品不等于定作商品,可以办理七日无理由退货。《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规定,消费者定作的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有的电商故意混淆两者的意思,蒙骗消费者,实际上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非定作的预售商品同样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
重点二:促销赠品“套路”多!
许多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还能精打细算,但是在面对眼花缭乱的“赠品攻势”时却不“淡定”了!其实赠品里也有满满的套路!快擦亮双眼,对“套路”说不!
1、拒绝“买一送一”的套路!
网上“买一送一”甚至“买一送多”的宣传语随处可见,买了一盒面膜本期待收到两盒面膜,谁知收到的却是“买一盒面膜、送一张面膜”的套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中表明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附带赠送的,应当明示所附带赠送商品或者服务的品种、规格、数量、期限和方式。消费者在选购商品的同时,应仔细浏览有关赠品、免费服务的名称、数量和质量、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对于上述信息不清晰的有权要求商家明确告知真实情况,对于上述信息与实际不符的,还可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
2、拒绝“三无”赠品的套路!
一些所谓的“赠品”、“奖品”往往是一些“三无产品”,不仅质量没有保障,甚至有可能对身体健康带来损害。大多数消费者在遇到劣质赠品后都选择了自认倒霉、不了了之,实际上,根据《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赠品不仅需要符合《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还可和普通商品一样享受“三包”服务。如果再遇上劣质赠品的情况,消费者可以拿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维权武器”,积极的维护自身的权益!
重点三:海淘商品退货难!
随着国内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海淘”成为了新的网购消费热点,但同时也是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灾区,如商品无法办理“七日无理由退货”、缺少配套的售后服务等。目前最普遍的海淘方式是通过境内电商平台进行海淘,对于此类海淘商品是否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等规定,目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综合法院典型判例以及各大电商有关海淘业务的承诺、声明来看,如果是消费者委托境内电商平台在国外购买商品的方式(境内电商平台一般会要求消费者填写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并以消费者个人的名义来处理境外购买、进口报关等事务),则双方成立的是委托合同关系,境内电商平台仅为劳务提供者而非商品销售者,此类海淘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等规定;但如果消费者是直接在境内电商平台购买海淘商品,则双方成立的是买卖合同关系,此类海淘商品适用相关规定。
在此温馨提醒广大“海淘”消费者:
1、选择较大、正规的购物平台和转运公司进行消费, 切勿盲目相信声称进行境外代购的个人网店或者运营主体不明的网站,谨防上当受骗;
2、购物前要仔细阅读网站的相关条款和售后服务的信息,对细节不明白的应主动咨询客服人员,有需要的可以将网站及客服人员的宣传、承诺截图留存;
3、当面签收快递,如商品存在外观破损、明显质量问题应当面拒收;
4、保存好商品发票、快递单等消费凭证,以便发生纠纷后有效维权。
重点四:网络支付陷阱多!
陌生人在微信群、QQ群里发来支付优惠红包?支付页面突然跳转至陌生页面并要求通过扫描二维码转账?成功支付后接到“商家客服”的电话说是支付失败要求另行转账?以上常见的的支付陷阱是否似曾相识?在广大网民享受购物狂欢时,一些不法分子披着“网购”的外衣,通过支付病毒、恶意网址、风险二维码、网上盗取购物信息等手段联合作战,骗取消费者的钱财。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需要在正规的电商平台进行,支付也需要通过正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谨慎使用二维码扫描等不熟悉的快捷支付方式,不要接受任何来路不明的客服人员的转账要求,慎点红包领取、可疑的退款链接,谨慎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网络支付账号、网购账号等重要信息,避免遭遇诈骗损失。
为了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够在购物狂欢节中放心、安心消费,广州市工商局专业市场分局行政指导辖内重点电商企业规范开展网络集中促销活动,并通过远程调解等方式高效处理异地网购纠纷,帮助消费者有效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率。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应尽快准备好订单、发票等相关凭证,联系商家协商处理或拨打12315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做到依法维权,理性维权。
(广州市工商局专业市场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