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人大建议

广州市工商局2017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17-11-07 来源: 本网 字体大小:

  2017年,在市府办公厅、市人大联络委、市政协提案委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落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共接办市人大建议、政治协商建议案、政协提案53件。其中,市人大建议15件、市政治协商建议案3件、市政协提案35件;属于主办件的6件、会办件的47件。目前,其中51件已全部按要求办结,代表、委员均表示满意;1件主办政治协商建议案(关于“优化政府‘一体化’服务,建立广州企业集中检查机制”的建议,穗协建〔2017〕1号)和1件闭会建议正在按进度办理。

  一、办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今年涉及工商部门的建议提案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聚焦改革更深层次问题。如进一步出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建立企业集中检查机制、引导众创空间良性发展、规范临商证明等。二是持续聚焦民生热点问题。代表、委员连续多年提出关于规范学生托管管理的建议提案。三是聚焦新兴领域问题。如发展乡村民宿新业态、规范共享单车管理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市人大联络委、政协提案委的组织领导和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水平。

  今年我局的办理工作体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办理总量大幅增加,同比增长32.5%。这充分说明工商工作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也体现出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对工商工作的关注。二是办理工作基本实现规范化、常态化目标。通过多年的制度化建设,今年办理工作中,各岗位、各环节按照建立的制度有序运作,办理效率大幅提高。三是坚持与我市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办理实效明显增强。如将穗协建〔2017〕1号政治协商建议案(关于优化政府“一体化”服务 建立广州企业集中检查机制的建议)、第2046号提案(建议我市规范临商证明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5034号提案(关于支持南沙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提案)的办理融入到全市商事制度改革工作去谋划落实。

  二、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充分发挥制度效应,办理工作常态化运转。在办理过程中,我们注重制度建设,更突出制度执行,这成为我们确保责任落实,保障办理质量,提升办理效率的有效手段。一是落实主要领导领衔办理机制。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被列为全局重点督办工作,所有建议提案均报经局主要领导阅批。局主要领导亲自领衔办理重点建议提案,参与所有建议提案的接办、分办,以及主办建议提案答复的审批。谭曼青局长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市政协1号建议案的办理工作,并主动向市领导汇报办理情况。二是落实个案办理三级责任制。承办处室处长、分管处领导、经办人员各司其职,负责个案的具体承办工作。对主办建议提案,我们坚持面对面沟通机制,既注重加强与会办部门的沟通协作,又继续突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交流。对疑难复杂建议提案,我们还实行办公室、法规处、业务部门共同研讨机制。三是落实审核督办机制。办公室在分办时即明确每一件建议提案的办理责任单位及办理期限,并跟进督办,确保办理进度。每一件建议提案的答复、会办意见都必须经承办处室的业务审核、法规处的法律审核、办公室的文字审核和格式审核四关,并报局领导批改。对主办件须形成沟通稿、答复稿,并经由局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四是落实跟踪问效机制。特别是对于可能列为B、C、D类建议提案的办理,着眼于实效,事前反复研究建议的合理性、可行性,有没有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建议提案目的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出现C、D类的情况。对于个别建议事项,如果目前确实无法采纳或者无法实现的,在答复前做好过细的解释说明工作,取得代表委员的认可后再作正式答复。这些制度的执行有力地保证了我局办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二)将办理与我市中心工作结合,全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在办理过程中,我们将市政协1号建议案(关于“优化政府‘一体化’服务,建立广州企业集中检查机制”的建议)、第2046号提案(建议我市规范临商证明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有关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建议提案办理融入到全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中去通盘谋划。一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和市政协1号建议案精神,促成市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广州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穗府办函〔2017〕202号)、《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穗府办函〔2017〕235号),并牵头建设全市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二是促成以市政府重大决策文件形式出台《关于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的若干意见》(穗府办规〔2017〕13号),并向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印发贯彻意见,加速政策落地。自2017年9月15日起,在全市范围实行住所(经营场所)自主承诺申报制。据统计,实施后的一周内,我市新设立商事主体8022户,同比增长37.29%,高于今年1至8月新设立商事主体28%的同比增速。三是9月19日,我局提请叶牛平副市长主持召开广州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对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等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10月10日,我局组织举办广州市“人工智能+机器人”(AIR)商事登记启动仪式,正式上线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全国首创机器人审批商事登记、刷脸办照,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脑终端、手机APP,以及设置在各政务大厅和银行网点的智能机器人办理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业务,引起社会媒体和企业群众强烈反响。此外,作为会办单位,为促进代表委员们关于规范学生托管管理的建议(第20172003、20172167号建议,第5046号提案)的落实,我局主动作为,先后两次组织由市领导带队,市区有关部门、家长、托管机构代表参加的实地调研,听取各方意见,提出意见建议。9月1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学生课后托管问题的会议纪要》(穗府会纪〔2017〕205号),明确当前工作重点应以多种方式统筹解决学生课后托管问题的主要思路,2017年底前由市教育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出台促进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托管的指导意见。目前,越秀、天河等已在部分学校开展课后托管试点。

  (三)推动办理答复情况向社会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建议提案办理答复情况公开工作。按照《广州市行政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办法》规定,制定相关审批流程,明确了对建议提案办理答复情况的发布管理和公开属性界定要求,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在办理答复时,根据建议提案的公开属性及答复内容,逐一区分明确公开属性。同时加强政务公开网站网络链接,研究在我局红盾信息网上设置“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专栏。我局承办的所有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的答复意见、会办意见均按规定明确了公开属性。

  三、两点建议

  (一)拓宽代表委员与政府部门的日常沟通交流渠道。除每年“两会”、政协“知情问政”咨询服务活动等大型会议活动外,探索建立类似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制度等制度,组织座谈交流例会等,加强日常联系,增进相互了解,以更进一步提升建议提案的质量和层次。

  (二)适时组织政府部门具体负责同志参与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工作。除组织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培训外,通过适时组织参与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从酝酿到立案等各环节,增进具体负责同志对相关工作的直观了解和认识,更好地促进办理工作。

相关附件:

标签:
浏览次数: -
分享
扫码浏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