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穗市监餐饮函〔2020〕256号
刘善巧代表:
您提出的《建议广州市率先建立互联网食品安全制度》(第20202195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区政府等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9月8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落实网络订餐平台主体责任
一是督促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外卖送餐规范、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举报投诉、违法行为规范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二是通过约谈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相关负责人,要求对广州市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审核,加强审查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的证照,及时公示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证照、量化评定等级信息等,保证公示的信息真实,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开展对入网餐
饮服务经营者网上巡查,并与平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对未按规定公开信息的,均要求平台下线整改。2020年上半年,针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分别开展的网络订餐平台监测,对监测发现的入网餐饮服务经营单位涉嫌证照上传不齐、超范围经营等情况,认真开展核查处置,下线违法违规网络订餐单位202间。
二、持续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
一是将网络餐饮经营行为纳入日常监管工作,并结合开展专项整治,采用线上排查与线下核查相结合形式,加大对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的巡查力度,从许可情况、硬件设施、食品加工制作、网络高风险食品、外卖食品配送等五方面强化监管。二是要求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相关要求加工制作食品;保持食品加工场地的清洁卫生,定期维护食品加工的设施设备;使用无毒、清洁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装材料。三是推动减少一次性餐盒、使用可降解包装等倡议,指导网络订餐平台推行环保行动计划,向用户、商家宣传环保理念和举办公益行动。
三、加强规范网络餐饮服务配送管理
通过开展对网络订餐平台和配送站点的专项检查及约谈相关负责人的方式,督促网络订餐平台加强食品安全配送管理。一是严格执行食品配送人员接受岗前培训制度,目前网络订餐平台已实行骑手端APP推送食品安全提示等学习资料、邀请培训老师召开现场讲座等形式加强培训。二是加强食品配送人员健康管理,做到送餐人员持健康证入职和上岗。三是落实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对送餐人员着装规范、卫生规范、行为规范等作出要求。四是送餐时采取防止灰尘、雨水等污染的有效措施;配送有保鲜、保温、冷藏或者冷冻等特殊要求食品的,采取保证食品安全的配送措施。五是在食品包装或容器上标示食品加工制作时间、食用时间提示、经营者名称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并提醒消费者尽快食用。六是每日清洗消毒送餐容器,保持清洁。
四、积极完善消费维权调解机制
整合市场监管5条投诉举报热线,实现“12315”一线对外,线上消费维权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12315”行政执法体系,并对接政府服务热线“12345”投诉举报电话,实现与市场监管业务系统深度融合。并依托市级“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和区级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探索构建食品安全消费纠纷人民调解与司法确认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更好地为线上线下消费者服务。
五、加大发挥行业自律管理效能
积极协同食品行业协会参与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发出行业自律倡议,促进行业自律。在疫情防控期间,指导广州餐饮行业五大商协会联合制定“安心示范餐厅”评选标准,主要从员工管理、用餐环境、后厨卫生、顾客信息登记、就餐间隔要求等方面作出要求,并在全市范围内考察评选出117家安心示范餐厅,发挥行业内部自律管理效能,树立诚信典型,带动广州餐饮行业强化安心措施,共同为消费者打造安心消费氛围。2020年6月,成立了广州饮食配送服务行业专业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广州市饮食配送安全、配送人员管理,将以行业自律、政企共治的形式,通过规范配送人员及企业考核等自我管理、约束、教育、服务,引导行业依法经营、有序发展。
六、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处罚力度
一是通过网站、微博、微信、进社区、进校园等方式加强公众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宣传,并加强与媒体沟通,引导群众、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员积极参与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曝光违规违法行为,形成食品安全共治共管的良好氛围。2019年联合媒体开展为期三个月针对“网红”“差评”餐厅的“查餐厅”统一行动,将执法检查进行直播,促进构建多元社会共治的局面。
二是开展网络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网络餐饮经营行为。2020年1-2月份,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共检查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含分支机构、代理机构)45家次,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约1.5万家次,检查中发现存在证照上传不齐、使用虚假食品经营许可证等问题80处(已落实整改),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39份,下线95家,立案2宗。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对网络经营野生动物行为开展专项整治,累计共监测网络平台33095个次,下架、屏蔽有“野生”“野味”等字样的商品17226款。
七、稳步推进网络餐饮服务行业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积极发动美团、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推行“无接触服务”,实现无接触取餐以及无接触配送,并推行“无接触安心送”,将从业人员的健康信息及餐箱消毒情况等通过“电子卡+实体卡”形式呈现给消费者,加强市民的消费信心。截至6月底,广州市使用“无接触配送”服务的外卖订单占比超过90%。同时,多次与美团、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沟通协商,对入网餐饮服务经营单位进行降佣减费,得到了两个平台的积极响应。美团为在线商户补贴线上推广费用,对新上线商户开展7-14天流量扶持。饿了么甄选品质餐饮企业,配套“极速开店”模式,免费进驻平台;在广州试点,优质客户佣金减少5至7个百分点。4月至6月,联合饿了么平台发起“暖爱广州·千滋百味”活动,通过流量扶持、红包奖励、商家让利、派发消费券等方式,助力广州餐饮复苏,吸引了超过700个餐饮品牌、5000家门店上线平台。截至6月底,全市餐饮企业复工率达92.2%,消费复苏率为76.4%。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强化主体责任落实。通过开展平台责任约谈,指导和督促网络订餐平台加强管理,强化入网餐饮服务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按要求公示食品安全信息;积极推行平台实现“明厨亮灶”直播,向消费者展示食品加工制作关键过程,接受消费者监督,自觉强化主体责任意识,促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二是继续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规范提升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网络餐饮线下核查和专项整治,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行为。尤其是对订餐数量排名靠前、群众关注度高的“网红店”,实行重点检查。同时加强送餐环节检查,要求平台落实送餐人员健康管理和送餐容器清洁消毒制度,进一步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
三是继续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融入到普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及日常监管工作中,通过官方微博、微信、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日宣传活动、进社区、进校园等方式传播食品安全知识,引导科学合理消费。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感谢您对互联网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9月7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各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