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人大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人大十五届五次会议第20202562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0-09-18 来源: 本网 字体大小:

  A类

  穗市监餐饮函〔2020〕266号

蒋厚泉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外卖行业监督管理的建议》(第20202562号)收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会同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局等会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并与您于9月15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相关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广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网络外卖食品安全工作。近年来,我市外卖行业特别是网络订餐呈“井喷式”增长态势,扩展迅猛,规模庞大。我市通过深入实施网络订餐提升工程,建立起网络餐饮备案登记和信息公开挂钩机制、线上监测和线下核查并举机制、责任约谈和专项整治联动机制、宣传教育和行政处罚并用机制、依法履职和社会共治协同机制等五项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全市网络餐饮质量安全水平。2019年,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专题调研报告》的时候认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有效提升,网络餐饮服务市场秩序得到有效规范。

  一、关于“严格外卖商家准入资格”方面工作情况

  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依法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和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监管,严格审查入网食品经营者的主体资格,督促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网络监测。重点监测网络交易平台及入网食品经营者证照公示和平台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审查登记等管理制度的情况;二是对网络交易平台实施行政约谈。2019年8月,根据媒体关于无证照经营“幽灵餐厅”的相关报道,市市场监管局多次约谈网络餐饮平台美团、饿了么广州区域负责人,对平台内存在部分经营者证照不齐、经营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进行告诫,要求平台立即自查整改,督促其履行平台主体责任,并要求严格审查和规范平台内经营者的证照情况和经营行为。三是强化对网络交易平台工作指导。结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每月下发的《网络餐饮外卖监测工作报告》、省市场监管局每季下发的《网络订餐平台监测工作报告》中入网食品经营者的证照监测情况,加强对平台常态化工作日常指导,督促要求平台及时核查整改存在的问题。2020年1月,为确保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美团、饿了么、悠饭、江楠鲜品、实名农户、格利食品网、跨越领先、喜多福茶、万讯商城等9家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议。会议通报了平台在对入网经营者审核把关、亮证亮照、建立并公示相关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处理及食品安全自查制度等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求平台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切实履行管理主体责任。四是2019至2020年连续两年组织各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以平台履行管理主体责任为抽查事项的年度“双随机、一公开”工作。

  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2020年1至5月对16个重点城市网络餐饮外卖平台证照公示的监测情况看,广州市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证照不全率从0.21%持续下降至0.02%,成绩排名从第12名上升至第2名,广州市网络餐饮外卖平台证照公示情况得到持续有效提升。

  二、关于“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审批外卖商家正规经营”方面工作情况

  (一)2019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以规范电子商务行为,净化交易环境,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为重点,联合市网络市场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组织开展了2019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落实电子商务平台责任专项行动等多项专项执法行动;各区市场监管局结合辖区实际,将规范网络餐饮外卖平台经营行为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线上检查网站(网店)16138个次,线下实地检查入网经营者2895家次,督促入网经营者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48条,责令整改网站(网店)207个,提请关闭网站4个,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的网店23个,查处证照不齐经营食品案件24宗。2020年1至2月,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全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共检查网络餐饮外卖平台(含分支机构、代理机构)45家次,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约1.5万家次,检查中发现存在上传证照不齐、使用虚假食品经营许可证等问题80个(已全部落实整改),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39份,下线95家,立案2宗。

  (二)指导网络交易平台打造优质商户品牌,引导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通过审核商户食材原料、加工制作、卫生环境、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选取优质商户作为星选好店,并标识显眼的小标签提高曝光度,倒逼商户落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三)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开展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相关整治行动。一是加强对网上野生动物商品交易信息的监管监测。1月27日至8月3日期间,累计监测电商平台(主要为餐饮外卖平台)、自建网站33095个,发现野生动物交易商品信息17226款,已督促相关平台(自建网站)提供者将其全部下架(删除、屏蔽)。二是开展对网上销售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情况专项监测。从7月12日至8月3日,累计监测电商平台(包括餐饮外卖平台)、自建网站453个,发现销售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疑似违法线索13条,已全部核查处理。

  三、关于“食品生产商带证上岗,外卖小哥保温箱需清理”方面工作情况

  市市场监管部门督促网络订餐平台落实“洁净配送”规范制度,要求加强配送服务管理。一是要求外卖配送人员100%持健康证上岗,落实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并使用专用送餐箱;二是要求平台提供者加强督导巡查,严格执行配送过程温度控制标准和落实每日配送箱消毒制度,对各站点早会及清洗消毒工作要视频录像备查,对落实不到位的站点扣分,并对代理商进行罚款处理,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代理商将会被清退。同时,推广使用“食安封签”,有效避免配送过程二次污染,目前,已投放使用150万张“食安封签”。

  市商务部门积极发动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推行“无接触服务”,实现无接触取餐以及无接触配送。

  市卫生健康部门自2013年起组织实施市本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2017年起连续四年对全市各大网络订餐平台网络配餐食物开展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分析研判外卖食品安全风险,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为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提供依据;并按照市部署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配合定期开展外卖送餐人员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工作。

  四、关于“优化外卖送餐流程,加强外卖小哥交通安全教育”方面工作情况

  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加强对饮食配送服务行业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制定相关从业人员、车辆等团体标准,发挥行业自律,并开展外卖企业检查考核和从业人员交通安全教育,促进网络餐饮及送餐人员车辆道路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是定期向网络订餐平台通报外卖骑手违规情况,督促其加强对外卖骑手的管理,要求根据违规性质,减少或限制外卖骑手接单、强制停驶、协助维护交通秩序。二是开展对外卖骑手交通安全培训,讲解交通法规,提升交通安全意识。三是督促网络订餐平台完善考核制度,科学发单派单,合理设定配送时间。

  五、关于“做好外卖垃圾分类普及监管工作”方面工作情况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工作,特别是针对外卖垃圾废弃物增多的趋势,先后联合驻穗美团外卖、肯德基等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外卖垃圾分类和监管工作,明确外卖垃圾分类方法,将外卖垃圾纳入强制分类范畴。一是启动流浪餐盒计划,试点外卖餐盒回收项目。2018年10月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与驻穗美团外卖企业合作实施青山计划,共同宣传倡导垃圾分类绿色发展理念。2019年9月24日,在对广州大学城外卖垃圾的产生、流向及处理全流程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举办广东省级食品安全封签首发暨外卖餐盒专项回收项目“流浪餐盒计划”启动仪式,现场向市民展示外卖垃圾分类方法。流浪餐盒项目在广州大学城共计35个投放站点,每个站点配备一组外卖餐盒专项回收桶,覆盖整个广州大学生活区。

  二是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宣传、志愿者引导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将外卖垃圾分类投放,将外卖餐盒投放到“流浪餐盒回收所”。所有外卖餐盒将清运至资源处理站,工作人员对所有外卖餐盒再次分拣,将PP塑料类餐盒分拣出来单独存放,由资源处理站统一回收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发泡类餐盒及塑料袋投入其他垃圾由市政环卫系统进行清运。2019年12底,积极与美团外卖沟通,要求其做好广州全域外卖包装回收利用工作,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计划再组织一次大型的知识普及推广活动。三是持续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小手拉大手”“四进”(进单位、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入户宣传等宣传实践活动,普及包含外卖垃圾在内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2019年,全市开展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8179次、“小手拉大手”“四进”和环保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1.9万次,日常入户宣传300余万户,投放垃圾分类公益广告1.9万条。2020年截至5月底,累计入户宣传28万次,开展主题宣传活动2.46万次。目前外卖垃圾已被纳入强制分类范畴,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坚持日常执法与专项执法相结合,重点抓好学校、商场、物业小区等外卖垃圾产生较多的单位监督检查。在教育劝导、责令限改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增强垃圾分类执法刚性,提升全社会垃圾分类意识和行动自觉。

  此外,我市积极推动减少一次性餐盒、使用可降解包装等倡议,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指导网络订餐平台推行环保行动计划,向商家、消费者宣传环保理念和举办公益行动;在网络订餐APP平台上增加“不需要一次性餐具”的选项,鼓励消费者参与“自备餐具”活动,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格局。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市有关部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结合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做好规范外卖行业监督管理工作,共同促进外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进一步落实网络订餐平台和入网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网络订餐平台主体责任,做好网络餐饮商户的入网审核和监督工作,及时清退违法违规商户。打造优质商户品牌,引导商户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对送餐员的管理和培训,规范配送环节,完善配送相关标准,向社会公开商户备案信息,及时公开和更新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畅通投诉渠道。

  (二)加大线上线下监管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网络餐饮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订餐平台的监管,加大对入网餐饮商户检查执法力度,提高监管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一步与网络订餐平台深入开展合作,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利用新技术提升监管效率。完善网络餐饮服务领域食品溯源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实现全链条可追溯。全面推广使用“食安封签”,杜绝食品在配送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

  (三)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强化风险监测与排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隐患排查和舆情分析,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定期研判食品安全形势,加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的监管和专项整治,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

  (四)促进网络餐饮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结合疫情防控对网络餐饮服务的新要求,引导网络订餐平台和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行业标准,加强对配送车辆、送餐员文明行驶、使用可降解包装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继续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倡导健康、文明、绿色、节约的消费方式。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感谢您们对我市外卖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9月16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局。


标签:
浏览次数: -
分享
扫码浏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