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穗市监质发函〔2020〕259号
彭小慧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打造“国际品牌之都” 激发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建议》(第20202625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邀请您出席2020年全市“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与您当面进行了沟通。经综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凝心聚力谱写“国际品牌之都”新篇章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质量品牌建设的统筹协调,每年制定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行动计划,市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齐抓共管,凝心聚力谱写“国际品牌之都”新篇章,加快产业链价值链升级,高标准、高品质打造优质品牌。
二是强化品牌提升。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全市有140件中国驰名商标,3家企业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8家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18家企业获得市长质量奖。28家企业参加2020云上中国品牌日活动,占全省的47.5%,通过全程在线直播形式,展示我市品牌发展成果。举办2020年全市“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成立广州品牌建设专家智库,筹备“品牌大家谈”活动,加强广州品牌宣传,提升广州品牌竞争力。实施“推进全市工业企业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推动 100 家以上企业参与质量品牌提升活动,指导企业按照《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建立和实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开展4期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线上专题培训公益活动, 促进中小企业品牌塑造。
三是强化商标培育。起草《广州市知识产权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拟从“商标国际注册资助”“高价值商标、地理标志和区域品牌培育”等方面予以扶持。以“驰名商标培育”“品牌指导站建设”“商标运用与品牌提升”等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基地”和“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的作用,支持我市企业参加全国性、国际性商标品牌活动,开展商标质押融资、价值评估等业务。至今年第二季度,全市商标注册申请量22.4万件,注册量13.3万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总量136.5万件,地理标志商标12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件、集体商标23件。截至目前,全市商标质押融资2.25亿元。
二、锐意进取打造“国际品牌之都”新高地
一是以先进标准为品牌树标线。截至2020年7月,累计参与发布77项国际标准(ISO、IEC),累计4人次获IEC1906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主导或参与制订团体标准累计1356项,占全国总数的10%;企业自我公开标准累计42623项,涵盖104964种产品,8家企业上榜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发布广州市地方标准108项;共有109个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会,各类标准化示范试点186个(国家级66个,省级65个)。
二是以“湾区制造”为品牌拉高线。推动“湾区制造”品牌培育评价,鼓励与香港品质保证局等具有国际化优势的部门联合开展品牌提升行动,建立“湾区制造”等与国际接轨的品牌评价培育体系,增强广州制造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发布《“湾区制造”评定准则》团体标准,支持市品牌质量创新促进会将“湾区制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目前,已有立白、欧派、索菲亚、珠江钢琴等十多家企业通过“湾区制造”评定,为企业竞逐国际舞台提供了国际化新名片。
三是以溯源体系为品牌筑防线。推动南沙区全力提升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在全国率先建立全球溯源体系,形成“一个平台(智检口岸)支撑、一条主线(全球溯源体系) 引领、多种创新驱动”的集成化改革架构,通过“智检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和溯源信息接入、溯源码标识、溯源查询系统的“一个平台、三个系统”的技术支撑,从单纯的口岸监管转变为事前“源头可溯、风险可控”、事中“守信便利、失信惩戒”、事后“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全链条闭环监管。目前已涵盖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等贸易方式,覆盖食品、消费品、汽车等品类。京东、天猫、唯品会、美赞臣、美的、宜华、四洲等全球知名企业参与溯源。
三、多措并举激发“国际品牌之都”新活力
一是着力培育未来产业。对内培育、对外引进3D打印、VR/AR、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量子通信、氢能源、区块链、石墨烯、太赫兹和5G 等九大产业,支持重点示范项目,培育高成长企业,打造全球知名、国内领先的未来产业生态,促进未来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为“国际品牌之都”占据先机。
二是着力构建国际品牌发展生态。建立国际质量管理、国际标准等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服务、国际品牌贸易服务平台,及时跟踪传递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动态,促进广州企业紧跟国际产业发展潮流和方向;发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平台作用,争取更多国际会议和高端展会等落户。加快推进中国(广州)中小企业先进制造业中外合作区建设, 发挥“创客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平台作用。支持高校研究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新型研发机构等机构建设,壮大和培育科技服务龙头机构和服务品牌,涌现出金域医学检测、广东浪潮大数据、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等龙头骨干服务机构。完善全市科技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了以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广州交易所集团、高航网等为代表的技术(知识)产权交易体系。
三是着力提升国际化合作水平。支持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制造业龙头企业实现国际化布局、全球化发展。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应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个性制造、智能制造、柔性制造,推动传统制造向“设计+制造”转型,促进用户交互、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的国际化合作。
四是着力激发老品牌新活力。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鼓励家居、服装、家电等以规模化、智能定制的领先技术和业态加快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全球定制之都”;支持老品牌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参加广交会、广博会等展览展示活动,加强品牌管理,拓宽销售渠道,促进老字号振兴发展,推动老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提出的打造“国际品牌之都”“国际品牌创新城”相关建议,支持“国际品牌信用数据中心”在我市已有的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应用;举办广州国际品牌节,打造“国际品牌之都”城市新名片,推动品牌高质量发展;将品牌建设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品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感谢您对我市品牌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9月11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