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敬文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三向发力,减少外卖行业的“生死时速”的建议》(第20212413号)收悉。您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对防范化解网约配送行业交通安全风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于2月22日、5月7日、5月10、5月12日进行多次电话沟通,交换了相关意见。经综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网约配送行业情况及定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本地生活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互联网平台经济新业态。“外卖”也由最初的送餐服务,发展至所配送物品涵盖各个行业,包括生鲜、日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现了商家通过网络平台到消费者之间的链接。由此产生的外卖骑手等新兴职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提供即时网约配送的新业态。对此,2020 年 2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发布《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17号文),正式将“网约配送员”也就是外卖骑手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明确了网约配送员的新型职业地位。网约配送员定义为: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等,从事接收、验视客户订单,根据订单需求,按照平台智能规划路线,在一定时间内将订单物品递送至指定地点的人员。依据该定义,网约配送员从事的网约配送行业,其实质为物流配送。据调研了解,目前主流网约配送员与网约配送平台没有直接关系,网约配送员与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签订配送协议,平台再与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签订用工协议,网约配送员由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进行管理。此类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货运及物流配送服务。
二、我市推进交通治理工作的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治理工作。2020年12月28日,市政府召开关于我市交通治理有关工作的会议,明确部门职责任务,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持续推进摩电专项整治行动。
(一)市司法局召集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外卖平台、外卖企业等进行了座谈,并将《饮食配送(外卖)行业管理》纳入2021年度法治研究课题,拟从制度层面解决行业监管、交通违法、从业人员管理和保障等问题,明晰政府各部门、行业协会、网约配送平台、企业在规范网约配送行业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创新行业管理机制体制,推动行业正规有序发展。
(二)市公安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建立摩电非法营运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着力治理交通违法乱象并重视网约配送车辆和配送员规范管理工作。一是通过与网约配送平台、企业签订《警企共建共治承诺书》,对人员车辆实行“五个一律”(车型和外观一律统一标准、人员入职一律审查培训、人员车辆一律入库编码、企业管理一律实行考核、违法事故一律强制退出)“一惩罚、二停工、三辞退”“一份安全保障、一套监管系统、一支监管队伍”等企业内部管理措施。二是每月定期向市交通运输局、各网约配送平台、企业抄告网约配送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和事故情况,多次召集网约配送平台、企业进行集中约谈,通报各平台、企业交通违法排名和事故情况,警醒各平台、企业充分认识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交通事故深度调查的严重性,督促平台、企业加强违法人员安全教育和内部惩戒,切实完善内部安全监管机制。三是依托全媒体信息发布渠道,全方位、各角度、多批次开展网约配送行业交通管理宣传报道,利用“两微一抖一快”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曝光典型事故案例。定期组织网约配送员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培训,通过派送宣传资料、户外现场知识竞赛、头盔佩戴示范、安全知识演讲、播放警示视频等方式开展安全宣传。四是定期开展“红棉剑锋”专项整治行动,查处网约配送车辆交通违法行为。2020年,共开展专项行动35次,全年查处网约配送车辆交通违法4万多宗。采用“五选一”(处罚、发朋友圈、抄法规、看视频、参加志愿劝导中选一种)执法模式,强化对网约配送员劝导教育,提高守法意识。在微博上每周通报各网约配送平台、企业交通违法总和及环比上周违法率,警醒企业落实教育责任。自微博公布网约配送平台、企业交通违法情况以来,网约配送行业交通违法呈现环比下降趋势。
(三)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部门通过走访网约配送企业,了解行业现状和企业运作模式,探讨下一步网约配送行为管理工作;参考邮政快递三轮车管理经验,综合考虑网约配送企业体量小的因素,配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导广州道路运输行业协会以专委会的形式,组建成立网约配送行业自律组织。
(四)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广州市道路运输行业协会等单位研究建立网约配送行业道路交通安全联合管理机制。指导督促各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平台证照公示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加强对线下餐饮、商超的日常监管;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对机动车维修经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违法行为;严禁生产、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
(五)各相关部门依职责加强对网约配送平台、企业及网约配送员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充分利用行政处罚、约谈、曝光、专项整治等手段,督促各网约配送平台、企业切实落实企业主体管理责任。
三、关于建立行业宣教培训机制方面的情况
目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网约配送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正在征求意见中。2020年广州市道路运输行业协会着手成立网约配送专业委员会,并已初步建立网约配送行业管理信息平台,拟将网约配送员纳入信息平台进行统一管理。网约配送专业委员会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拟对交通安全、网约配送员行为准则、服务规范等方面提出培训和考核要求,形成岗前培训大纲、教材和岗前考核大纲和题库,制定相关培训流程和要求,规范对网约配送员的岗前培训和培训管理。
四、关于成立网约配送行业协会的情况
广州市道路运输行业协会于2020年成立网约配送专业委员会,目前该专业委员会正在编制团体标准,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网约配送管理规范,以此实现对网约配送员统一准入标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岗前培训,着力提升网约配送员的专业服务水平以及行驶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法以及伤亡事故,致力于有效防范化解网约配送行业道路交通重大安全风险。
一是加强行业管理,统筹建设管理信息平台。对标全市各网约配送平台、企业,建立全市网约配送行业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与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数据联动和共享,实现对网约配送员身份信息、健康证等个人信息的有效校验。
二是制定相关标准,实现规范管理。统一审核配送员信息,把控网约配送员准入门槛,通过“网约配送员服务监督卡”记分形式,形成网约配送员管理标准。
三是开展培训考核,提升服务水平。目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网约配送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正在征求意见中。初步建立全市网约配送职业技能培训标准体系,编制岗前培训和考核配套教材,通过强化对网约配送员的培训考核,提升网约配送员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四是完善保障制度,做好风险防范。参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研究制定针对网约配送员的专属保险方案,鼓励网约配送平台、企业统一购买有关保险产品,保障网约配送员合法权益,避免重复投保、保额不足以及保障不全等问题。
下一步,我市相关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部门工作联动配合,发挥联合管理机制作用,进一步推进做好网约配送行业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治理工作,防范化解网约配送行业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不断提升市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感谢您对我市网约配送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