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人大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13035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1-09-17 来源: 本网 字体大小:

陈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并加强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第20213035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各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针对网络订餐快速发展的现状,通过政府引导、平台自律、媒体公众监督,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群众的饮食安全。

  一、加强监管,不断规范网络餐饮经营行为

  (一)持续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

  据统计,目前全市在第三方或自营平台提供餐饮服务的有近6万家,均已纳入我局日常监管的重点。采用线上排查与线下核查相结合、全覆盖检查与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形式,根据实际状况开展专项整治,加大监管力度,持续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要求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加工制作食品。

  (二)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加强社会力量监督。我局加强与外卖平台、网络公司等企业联系,探索在社会餐饮单位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的不同途径和方案,力求突破安装和维护资金的掣肘;指导各区选择有条件的社会餐饮单位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试点建设;今年6月起,对集约式外卖厨房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模式,使入驻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行政执法,震慑网络餐饮违法行为

  一是通过网上监测、投诉举报调查、日常检查等多渠道深挖线索,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2019年和2020年,通过网络监测,监督网络订餐平台下线违法违规网络餐饮经营单位860家,查处457家。

  二是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规范网络餐饮经营行为。2020年以来,市局分别组织各区开展网络餐饮服务专项检查,共检查平台45家次,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者约4.25万家次,检查中发现存在上传证照不齐、使用虚假许可证等问题80处,未按照许可从事经营活动、未取得健康证明等问题306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501份,下线305家,立案28宗。

  三是加强检测,发挥监督抽检效能。加大对平台“网红”店、高风险食品等抽检力度,实施线上随机下单、线下监测的神秘买家式专项监督抽检。2019年和2020年,共完成网络餐饮抽检3548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72批次,合格率97.97%。

  (四)畅通维权渠道,维护消费者权益

  为确保消费维权渠道通畅,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公示消费维权投诉电话、消费投诉渠道和投诉流程。在餐饮消费集中的区域创建“消费维权服务站”、“放心消费承诺单位”等诚信示范主体,督促经营主体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第一时间处置餐饮消费产生的纠纷投诉。牵头成立全市30个部门参加的广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协商处理消费领域疑难问题,提高消费维权效率。协调12345政府服务热线,将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人工接听时间延时至21:00,12345微信公众号24小时接受消费投诉,及时受理处置消费者投诉举报。

  二、督促责任落实,提升网络订餐平台管理水平

  (一)督促主体责任落实

  督促平台严格按照《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严把准入关,登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如实公示;加强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行为进行抽查和监测,发现存在违法行为的,立即制止并报告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二)指导平台打造优质商户

  指导平台引入品牌连锁企业,引导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通过审核商户食材原料、人员健康、加工制作等方面,选取较好的商户作为星选好店,并标识显眼的小标签提高曝光度和排位权重,倒逼商户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三)协同平台政企信息互通共享

  我局组织两大外卖平台及各区市场监管局,建立广州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联络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研究我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2020年12月,我局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签署“政企信息共享协同共治”合作协议,在政企数据共享互查,协助平台对入网经营者资质信息的快速核验,构建网上证照办理、消费投诉举报处置等合作机制,共同探索政企共治新模式。

  三、加强规范网络餐饮服务配送的食品安全管理

  通过开展对网络订餐平台及外卖配送站点的检查及约谈,督促网络订餐平台加强配送管理。一是严格执行网约配送员岗前培训制度。二是加强网约配送员健康管理,做到持健康证入职和上岗。三是落实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对配送员着装和行为规范等作出要求。四是使用符合相应配送要求的专用送餐箱。五是在包装或容器上标示食品加工时间等信息,提醒消费者尽快食用。六是每日清洗消毒送餐容器,保持清洁。七是号召配送员充当“食品安全吹哨人”,发现网络餐饮服务问题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馈。

  积极推广使用“食安封签”,美团已投放使用150万张封签,现正在印制100万份封签拟投入使用;饿了么平台先后投放使用封签350万份。部分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也积极配合,自行印制和使用封签。

  此外,市商务局积极采取措施,一是支持平台加速铺设外卖智能柜,支持外卖平台在广州启动无接触配送服务,减少人员接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也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二是推动外卖企业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组织行业商协会、市场主体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一步宣传法律法规和禁限塑相关要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加大塑料废弃物的回收,推广应用代替产品。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责任落实,大力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

  充分利用与平台数据共享互通机制,指导和督促平台加强管理,强化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入网餐饮服务提供单位证照公示率达;逐步推行入网餐饮服务单位在平台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并适时在平台上建设“明厨亮灶”订餐专区,向消费者展示食品加工制作过程,接受监督。

  (二)减少配送污染,逐步推广使用食安封签

  继续在各大餐饮服务连锁经营企业、集约式外卖厨房等展开调研,探讨食安封签的使用方法;与两大平台加强沟通协调,持续为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投放食安封签。

  (三)加强监督执法,促进网络餐饮经营行为的规范发展

  继续深入开展网络餐饮线下核查和专项整治,加强监督抽检,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引导平台对消费者投诉集中、诚信记录不良或存在违规行为的餐饮服务提供者,采取停止提供服务、发布警示信息等,督促平台公示经营者违法失信行为。

  (四)加大科普宣传,不断深化社会监督协同共治

  将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融入到普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及日常监管中,引导科学理性消费;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与媒体沟通,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形成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协同共治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9月10日


相关附件:

标签:
浏览次数: -
分享
扫码浏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