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珍凡(等)代表:
您提出的《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刻不容缓》(第20232413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认真研究办理,并通过电话、微信、座谈会等形式与您及时沟通,经综合市发展改革委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落实《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的建议
国务院安委会《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印发后,我市高度重视,市安委办专门下发通知,指导督促各区、各相关部门认真组织传达学习,结合我市已印发的相关工作方案,细化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落实措施。市安委办已牵头制定《广州市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2022年10月以来已发各区、各相关部门征求两轮意见,经修改完善报市领导审批后将正式印发。
在生产环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强化服务,加强新国标宣贯解读,鼓励电动自行车企业加强对电池产品研发。一是2022年6月15日、9月13日赴荔湾、花都等区走访广州市银三环机械有限公司、广州美雅途助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开展暖企服务,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发展过程遇到的困难。鼓励企业加大对电动自行车电池续航里程、充电、安全等方面性能的研发力度,指导企业申报各类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二是根据省工信厅统一部署,2022年3月22日组织开展全市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违规篡改车速有关情况自查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国标宣贯工作。经自查,在本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自查无违规情况。三是2022年4月29日,组织辖区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参加全省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安全标准宣贯会议,会议邀请省电动车商会专家给生产企业解读《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市市场监管局切实加强生产、销售环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一是着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我市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全部签订《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并通过约谈问题企业负责人、全面开展质量培训和开展质量技术帮扶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经营者的宣传教育,督促企业切实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二是加强产品质量抽查。坚持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不断加大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抽查力度。2022年共抽检电动自行车120批次,较2021年增加近80%,不合格产品发现率同比下降9.5%。对不合格产品,已依法责令相关经营者停止生产销售,并采取行政处罚、约谈、向社会公告等措施严格督促经营者整改,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三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坚持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执法行动,重点打击生产销售非法改装以及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等违法行为,并着力强化监管合力,与交警车管部门建立信息通报和执法联动机制,突出对摸查掌握涉嫌存在违法销售行为的带牌销售门店进行联合执法,实施联合惩戒。2022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9万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2.24万家次,立案查处质量违法案件184宗,查办案件数量居全省第一,对行业违规销售行为形成有效震慑。四是推动监管责任落实。及时将电动自行车抽查不合格及被行政处罚信息通报生产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有关强制性产品认证发证机构,建议其加强属地监管和认证监管。2022年,有关认证机构累计暂停、撤(注)销涉及广州企业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3张。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印制近2万份禁止销售非法改装及电动自行车选购知识宣传海报在全市电动自行车销售店等场所张贴。通过各大媒体和我局“双微”平台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整治工作宣传,向社会发布3批次15宗电动自行车违法案例,强化警示教育。与广州市消防支队共同举办“电动自行车安全守护伴你行”宣传活动,向公众宣传电动自行车质量知识及非法改装危害,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40万。
在末端使用环节,2022年,全市累计清理整治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4.6万辆。全市已建成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1万多处,已有2260个有物业服务的小区完成集中充电设施建设,约占全市物业小区总数的65%,已建充电端口约13.6万个。市应急管理局按照职责,指导协调做好涉电动自行车的生产经营性较大事故深度调查工作,做到事故原因查清、责任追究到位、整改措施明确,并督促相关部门利用典型案例面向市民群众开展警示教育。督促市消防救援等部门加强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警示教育,多方式、多渠道宣传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充电规定,以及处置初起火灾、逃生自救等常识。定期组织召开生产安全事故复盘研判分析会议,深刻剖析包括涉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在内的典型事故教训,指导举一反三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结合职责,加强技术指引制定,研究推广充电设施。一是出台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引。组织编写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引,于2022年5月16日印发《广州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指引》(穗工信函〔2022〕85号),供各区和各负有建设充换电设施任务的单位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并进行挂网主动公开。二是研究推广电动自行车电池换电柜。组织起草《广州市电动自行车换电模式推广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22年9月29日报市安委会、消安委和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领导小组。三是指导推动相关产业园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统筹下,指导各区政府督促相关园区运营方、大型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2022年6月印发实施《广州市推进产业园区和大型企业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对建设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进度安排和工作要求进行明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结合职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车辆停放和充电设施管理。一是加强宣传,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在小区内通过广告屏、宣传栏、微信等多种形式,配合消防部门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引导,提醒业主不得进楼入户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以及充电。二是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配合消防、街道等部门发起业主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检修,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降低火灾风险。三是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对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及时劝导,不听劝导的,报公安、消防部门依法查处。四是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在住宅小区推广加装电动自行车禁入电梯智能管控系统,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集中存放、集中管理,防止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造成火灾事故。
在拆解回收环节,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发挥社会信用服务支撑作用,将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信息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依法依规做好信用管理工作。印发实施《深化重点领域信用建设构建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在41个重点领域部署深入开展信用监管工作。制定《广州市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评价细则,将全市超190万存续企业全部纳入评价。市生态环境局根据工作职责,负责电动自行车废旧蓄电池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废铅蓄电池收集能力建设。印发实施《广州市危险废弃物收集试点工作方案》,依法审批广州市创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废铅蓄电池收集企业,全市现有4家废铅蓄电池企业,具备13万吨/年收集能力。组织开展废铅蓄电池收集网点建设试点,规范全市废铅蓄电池收集行为,提高废铅蓄电池收集覆盖率,有效防范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风险。二是明确废铅蓄电池环境管理要求。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废铅蓄电池环境管理的告知书》,对全市废铅蓄电池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环境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并鼓励社会公众参与违法行为举报。三是加强废铅蓄电池回收处置管理。组织对废铅蓄电池产生单位、收集单位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现场检查,指导企业规范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转移等环节,落实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发现环境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二、关于推广使用《广东省质量信用赋码系统》的建议
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电动自行车赋码工作,2022年主动与浙江省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联系,了解浙江电动自行车赋码工作和“浙江e 行在线”平台建设工作,并就电动自行车质量赋码工作组织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有关信息化服务团队召开专题会议,对我市电动自行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工作进行研讨。2023年,按照省市场监管局统一部署,市市市场监管局正在积极推进广州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信用赋码”工作。
三、关于增加数字化便民上牌新通道的建议
为便利办理电动自行车的注册登记上牌工作,市公安局已开拓“警邮网点登记上牌+销售门店带牌销售”登记模式。同时开发了微信小程序,采取“群众在线上提交申请,经后台审核后,再预约邮政网点安装号牌”的上牌模式。
目前市公安局提供的线上小程序渠道,优点是数据采集、车辆核验工作都在线上完成,上牌效率显著提高,减少群众办事等候时间。自2021年11月2日广州对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上牌以来,全市登记上牌总量已达到291万宗,上牌总量和上牌效率在省内均排名第一,全市共设立邮政上牌网点100家,授权电动自行车经销商带牌销售门店2711家,通过带牌方式销售的电动自行车达到36.7万辆,大大的方便群众就近办理登记业务。
四、关于标本兼治降低电动自行车消防风险的建议
我市高度重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工作,2022年1月《广州市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体工作方案》印发以来,市、区两级政府召开专门会议40余次,下发具体实施方案。消防救援支队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工作调研,全面统筹推进整治工作开展。7月21日,市政府召开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8月8日召开电动自行车攻坚整治“百日行动”大会,建立电动自行车管理共建共治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各级政府、街镇及部门组织检查电动自行车单位约18.6万家,查处电动自行车违规案件2604个,处罚15万余元。消防救援支队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380万数字机顶盒开机画面植入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公益广告,在“广州消防”公众号设立“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宣传专栏,共收录电动自行车火灾案例50起,发布电动自行车主题宣传作品146条,总播放量超800万,会同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开展主题“电动自行车安全守护伴你行”活动,通过现场拆解电动自行车电池、比对优劣产品、播放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向市民宣传电动自行车质量、消防安全知识。
您对于降低电动自行车消防风险所提出的治本与治标的对策建议很有建设性。市各有关部门将按照全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工作职责分工,进一步对您所提建议认真研究,大力推进,切实抓好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工作,努力从推广电池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上,降低电动自行车交通火灾风险隐患;充分利用《电车专家》大数据及“消安码”,努力从宣传引导上,降低电动自行车消防风险。
感谢您对我市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