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人大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2276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3-05-19 来源: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 字体大小:

陈瑞鹏(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禁塑令在外卖与商超便利店等领域的严格执行且推广扶持生物降解塑料袋餐具的建议》(第20232276号)收悉。您分析了目前我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加强餐饮外卖领域塑料污染专项整治、督促外卖平台加强入住商家环保管理、扶持支持可降解塑料等新材料研发、大力开展“禁限塑”宣传普法等四点具体建议,对我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有积极意义。

  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于4月至5月期间与代表多次电话联系沟通,了解建议重点问题以及听取代表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市发展改革委统筹推进全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印发《广州市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广州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2022-2025年)重点任务分工表》,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具体措施,强化餐饮外卖领域工作落实。一是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减量。落实《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报告管理办法》,实施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报告制度,压紧压实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等有关行业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加大餐饮外卖禁限塑的监督管理力度。督促指导电子商务、外卖等平台企业和快递企业按照国家要求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规则。推动电商外卖平台与环卫单位、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加大外卖餐盒等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力度。二是推行塑料替代产品推广使用行动。鼓励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不同类型可降解塑料降解研究并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有序发展。三是宣传推广禁限塑理念。统筹部署大洋网、广视网、广州日报APP、“花城+”APP、信息时报、中国广州发布等市属重点新闻网站和网络平台聚焦我市各部门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举措、减塑科普等主题,制作图文、海报、短视频等多种融媒体产品,发布权威信息,做好塑料污染治理网络宣传。将塑料污染治理有关内容纳入生态文明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低碳校园环境教育、绿水青山生态研究科普实践等活动。积极推进垃圾治理工作,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环保达人我能行活动,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

  二、市商务局积极推进商业领域禁限塑工作。一是开展绿色商业行动。督促和引导商业综合体、餐饮行业及酒店等领域,加强行业自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及减量工作,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制品使用,推广使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在配合城管部门对大型商业综合体、餐饮企业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时,同步督促企业落实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要求,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并推广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二是推动回收数据平台建设。支持企业打造“互联网+”数字化智慧型公共服务平台,并与市供销总社研发的“穗回收”平台APP做好相衔接。通过服务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线上预约回收服务及回收目录、回收方式、交易价格等回收指引,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回收服务。通过引导及“市场化运作”推动下,企业创建了“互联网+旧衣回收”体系平台,在微信、支付宝、京东商城、抖音、小红书等大型社交电商平台均设立回收端口,随时随地的为需要的居民提供旧衣物预约回收、积分兑换等便捷服务。三是积极打造绿色环保电商。通过牵头举办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夏日网购节、双11城市购物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结合“全国节能宣传周”等时机,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宣传贯彻。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从建设之初就注重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营造绿色低碳节能的发展环境,吸引腾讯、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企业落户,并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同时引导电商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提高包装产品与寄递商品的匹配度,减少过度包装、随意包装。唯品会、京东物流、蓝月亮等电商企业不断优化包装材料的型号和结构,推广使用可循环的无需胶带封包的循环快递箱,有效减少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四是创建绿色“无废”展馆。引导参展企业(单位)、商场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制品使用,推广使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推进实现绿色“无废”展馆。在展馆负责展位搭建监督工作中,要求所有展位搭建材料均为多次循环使用材料。广交会展馆从2014年开始推行绿色特装搭建,目前绿色特装搭建已经达到100%。指导广交会展馆运营方研究制定行业标准,《绿色展台评价指南》(GB/T41129-2021)已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和生物可降解材料推广应用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产业政策,全市范围内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 0.025 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 0.01 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二是组织对辖区内涉及生产淘汰类塑料制品的重点企业进行产能摸排。经会同各区对金发科技、万绿达等重点企业进行摸查,及向有关行业协会了解,我市未发现涉及生产淘汰类塑料制品的企业。三是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强源头治理,鼓励生产企业采用可降解材料包装。2022年全市验收通过清洁生产企业168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150家)。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方案2644个,带动投资82440万元,可实现节能31143吨标煤,节水483万立方米,削减57276吨二氧化碳当量。四是大力推进我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截至2022年底,累计创建绿色工厂46家(国家级36家、市级10家)、绿色设计产品180项(国家级178项、市级2项)、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国家级5家、市级1家)、绿色园区1家,共计220项国家级示范项目,“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声明(更新)率达 96.5%,数量居全国前列。

  四、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市场监管领域“禁限塑”监管。一是督导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全市新开办的塑料购物袋、化妆品生产企业管理者,农贸市场开办者和场内经营者签订塑料污染治理承诺书,督促有关企业严格落实“禁限塑”主体责任。同时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在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张贴塑料污染治理宣传海报6000余份。二是加强“禁限塑”督导检查。对全市有关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企业,化妆品生产企业以及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药店等进行监督检查,2022年共计出动执法人员约1.88万人次,检查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企业约1.12万家次,检查农贸市场约1.29万家次,检查经营档口约15.6万次,处理塑料制品相关投诉98起,查办相关违法案件34起,罚没金额约7.6万元。三是强化限制过度包装专项监管。持续巩固深化保健食品、糕点、月饼、粽子等重点行业限制过度包装专项整治成果,通过食品生产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向1640家食品生产企业、660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宣传限制过度包装相关政策、标准,不断压实企业社会责任。2022年对生产经营环节酒类、端午应节粽子、中秋月饼的过度包装项目抽样检验342批次,未发现过度包装不合格样品。

  五、市生态环境局加强塑料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一是依法开展废塑料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等项目环评审批,合理简化环评审批程序,加强技术帮扶指导,提高我市塑料回收利用处置能力。二是加强废塑料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将全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等废塑料处置设施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督促其落实废气在线监控设施“树、联、装”及联网要求,定期组织开展污染物排放监督性监测,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三是严厉打击涉废塑料环境违法行为。2022年,组织全市废塑料再生利用企业环境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查处其环评审批、环保“三同时”、排污许可、固体废物处置和污染防治设施措施等方面的环境违法行为,共检查相关企业171家,检查发现存在环境问题企业25家,责令整改21家,立案查处4家。

  六、市科技局大力支持可降解塑料技术创新。一是大力培育生物降解塑料袋餐具研发生产主体。积极推动科技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截至2022年12月,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25万家,新材料领域企业1240家,其中包括广东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奥绅丽斯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丙辛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世朗普力斯绿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生物降解塑料袋餐具研发生产企业。落实《广州市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对通过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财政奖励;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研发成本,根据高新技术企业年度研发经费投入额度,给予相应奖励。协助相关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15%的税率政策和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大力支持生物降解塑料袋餐具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开展塑料污染治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方面在市科技计划中,将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和城市社会高水平治理科技列为重点支持方向,支持开展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城市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每年向公众征求相关科研需求,做好相关领域科研攻关申报组织工作。另一方面持续推动在研科技项目实施开展,围绕塑料污染治理领域,支持开展基于高光谱暗场显微的水体微塑料监测技术及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七、市税务局积极推进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依托12366纳税服务热线、办税服务厅等渠道,广泛开展垃圾分类、节能环保涉税政策措施,通过广州税务微信公众号发布《可回收物要这样分类投放(附生活垃圾分类可享的税收优惠政策)》《世界地球日|环境保护守护“绿色星球”》等推文,让纳税人及时知晓相关政策。同时,推出“税惠通”税费优惠快速查系统,设置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方便纳税人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查询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深入推进政策落实。聚焦退税减税降费各项部署要求,辅导企业正确核算、及时申报、准确享受,力求政策快速、精准、切实落地,坚持把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开展精准辅导、推动政策落实等工作同步开展,确保优惠政策扶持企业精准有力。三是持续优化办税服务措施。积极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拓展非接触式办税措施,简化优惠事项办理流程,大力推进税费事项网上办、掌上办,符合政策条件的严格落实“申报即享受”制度,切实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八、下一步工作。针对您关于加强餐饮外卖领域塑料污染专项整治、督促外卖平台加强入住商家环保管理、扶持支持可降解塑料等新材料研发、大力开展“禁限塑”宣传普法等建议,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合作,加大政策的宣传引导,引导平台内商户开展垃圾源头减量、减少过度包装等活动,同时加强餐饮外卖领域日常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各类违反“禁塑令”行为。市科技局、市税务局等部门将进一步落实财政奖励、税收优惠等政策,积极扶持支持可降解塑料等新材料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禁限塑”宣传普法,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宣传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用品的环境危害,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引导广大市民树立环保理念,自觉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提倡使用“生物降解替代品”,抵制过度包装。

  感谢你们对我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16日


相关附件:

标签:
浏览次数: -
分享
扫码浏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