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政协提案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03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1-06-04 来源: 本网 字体大小:

邓裕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反不正当竞争法〉全面有效实施的提案》(第2003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2月26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各相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组织学习、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持续高压推进竞争执法、司法工作,全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协同监管强大合力

  (一)着力完善竞争基础性制度。一是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在建立广州市反不正当竞争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探索建立完善配套工作机制,加强广州市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研究解决维护竞争秩序重大问题。二是构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体系。建成市级专门管理机构统一指挥、区级对口业务部门靠前指导、基层所(执法队)一线办案的市场监管三级联动综合执法体系。三是强化竞争执法行刑衔接机制。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签署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完善行政和司法保护有效衔接的“双轨制”保护,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合力。广州互联网法院与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签订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合作协议,深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消费维权机制。四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全市39个职能部门和驻穗机构签署《关于对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出台32项措施对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主体实施者进行联合惩戒。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协议内容涵盖了健全联络机制、司法改革创新等多方面内容。广州市南沙区法院发布《关于类似案例辩论程序的诉讼指引》,首次使用该程序对一宗确认不侵害商标权纠纷作出裁决,促进案例指导制度与港澳地区适用的遵循先例原则的对接互鉴。

  (二)积极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一是以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为基础,推动将负责起草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包括预算项目采购文件在内的其他涉及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全部纳入审查范围,督促市、区联席会议202个成员单位全覆盖建立内部审查机制。二是积极清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障碍。全面梳理审查我市2019年12月31日前出台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其他政策措施合计1529件;对2020年出台的398件相关政策文件落实增量审查。三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刚性约束力。依托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体系构建全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考评机制,不断优化考核评分标准,对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求纳入《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高效力的法规文件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

  二、持续推进行政执法、刑事司法,保持强大法律震慑

  (一)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工作

  市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经济违法大要案件管理制度(试行)》《关于对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采取调查措施审批管理规定(暂行)》等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调查程序依法依规开展。2020年,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反不正当竞争案件70宗,办结56宗,罚没984.96万元,案件囊括了仿冒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商业诋毁、不当有奖销售等类型。市市场监管局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点行动表现突出单位,查办的广州某医药有限公司商业贿赂案被市场监管总局评选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十佳案件”。同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铁拳”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期间,开展执法行动3162次,查办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222件,涉案经营21106余万元,罚没款金额2477余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9件。

  (二)深入推进商业秘密保护工作

  市市场监管部门对我市商业秘密被侵权风险比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全面摸排,积极探索在广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保护商业秘密服务窗口;深入市中院、知识产权法院、市科技局等单位及相关企业调研座谈,为下一步科学设立商业秘密维权专项补助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设立知识产权工作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黄埔区建设商业秘密服务工作站项目,帮助园区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

  (三)持续保持知识产权刑事司法力度

  2020年,广州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49件781人,提起公诉491件789人。广州市各级法院新收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一审案件740件1261人,审结755件1337人;新收二审案件114件242人,审结111件232人;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65593件,审结66158件;广州两级法院执行局共受理涉知识产权执行案件件5074件,执结5055件,执行到位金额人民币约2.2亿元。

  (四)依法规制新型网络知识产权侵权

  2020年,各级法院依法妥善审理了多宗涉知名网络作品、电子竞技传播、网络游戏“换皮”、5G云游戏等新类型案件,并审理了广州市梦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广州王府井百货有限责任公司、威海方正国际合作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广州黑盘羊贸易有限公司与李春辉、廖清标、厦门森凡星工艺有限公司、廖木森、第三人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等一批社会广泛关注的典型案件。

  三、大力开展普法、司法宣传,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一)深入开展反法宣传

  全面铺开线上线下普法宣传,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宣传视频,筹备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宣传动漫,在全市地铁、公交车站、机场、高铁站及电视台、报纸等刊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宣传广告,通过走访、召开宣讲会、发放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宣传手册、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专辑、进行网络直播等多种方式向相关单位、企业、群众宣讲,广泛宣传和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提高全民反不正当竞争意识。

  (二)加强数字文化作品保护宣传

  广州互联网法院紧密结合互联网产业发展态势,制定发布数字作品知识产权司法观察报告,全面分析数字作品传播利用现状,梳理7类35项常见侵权方式,充分利用司法大数据提供智能服务和精准决策。

  (三)加大以案释法工作力度

  发布、宣传典型案例,发挥案例在规范新兴业态的指引作用。天河区法院在某涉互联网网络游戏侵权案件中,重点审查科技类鉴定的证据效力,确认软件“源代码”同一性鉴定原则,解决实践中网络科技类侵权的疑难认定问题,以裁判证据标准厘定犯罪构成和实施,维护了被害单位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

  四、下一步计划

  结合您提出的建议,以及上级工作部署,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力度,切实维护我市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一是开展对平台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治理。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强化反不正当竞争的重大决策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平台经济领域监管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平台经济领域专项调研检查和专项整治,探索平台经济分领域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等监管规则、标准和实施“沙盒监管”,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结合商业秘密维权专项资金设立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区积极配合建立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加强对行业领军企业、老字号企业、科技密集型企业等重点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维权扶持引导,形成商业秘密保护政企合作的协同联动机制,提高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

  三是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动建立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知识产权保护协同联动,探索建立大湾区知识产权执法案件信息通报、证据互认、跨区域执法协作和异地执行的快速反应机制。推进黄埔区集中管辖广州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改革试点工作,由黄埔区人民检察院集中办理广州市知识产权一审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并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黄埔区人民法院集中审判广州市知识产权一审刑事案件,实现专业化、一体化办案,提高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水平。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建立知识产权维权专家库、案例库和法律法规库,加强与海外行业协会、商会、社团交流,开展海内外知识产权热点案件研究;支持知识产权重点企业、行业协(商)会等建立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支持企业在海外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有效推动我市权利人合法权益在海外依法得到同等保护;支持引入海外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大力提升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应对风险能力;建立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防范制度,制定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引,开展国际知识产权最新动态和重大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跟踪研究,助力企业提升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海外维权能力。

  五是加强商业秘密引导侦查工作,推动统一证据标准。检察部门将适时提前介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在全面审查案件材料的基础上,向公安机关提出证据审查意见以及需要补充完善证据的意见,提高办案取证质量。同时,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司法机关拟将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案件证据参考标准,提升证据收集、固定、保存、审查和运用的规范化水平,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证据收集和审查工作指引,强化商业秘密保护。

  六是加强专业力量建设。针对知识产权案件专业化、智能化和隐蔽化的趋势特点,加强办案人员调查取证、证据分析、证据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咨询、技术调查、技术鉴定在知识产权行政、刑事、司法保护中的作用,借助专业技术力量解决知识产权犯罪中的技术争议难题,准确打击侵权行为。加强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争取在类型化案件中率先拿出中国案例、率先确立中国规则,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国际影响力、公信力。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感谢您对我市市场监管等部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5月26日


标签:
浏览次数: -
分享
扫码浏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