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冠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外卖小哥“急配送”引发交通隐患的提案》(第2061号)收悉。您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对防范化解网约配送行业交通安全风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于5月21日、6月4日多次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网约配送行业情况及定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本地生活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平台经济新业态。外卖也由最初的送餐服务,发展至所配送物品涵盖各个行业,包括生鲜、日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现了商家通过网络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衔接。由此产生的外卖骑手等新兴职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提供即时网约配送的新业态。对此,2020 年 2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发布《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17号文),正式将“网约配送员”,即外卖骑手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明确了网约配送员的新型职业地位。网约配送员定义为: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等,从事接收、验视客户订单,根据订单需求,按照平台智能规划路线,在一定时间内将订单物品递送至指定地点的人员。据调研了解,目前主流网约配送员与网约配送平台没有直接关系,网约配送员与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签订配送协议,平台再与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签订用工协议,网约配送员由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进行管理。此类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货运及物流配送服务。
二、我市推进交通治理工作的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治理工作,2020年12月28日,市政府召开关于我市交通治理有关工作的会议,明确部门职责任务,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持续推进摩电专项整治行动。
(一)市公安局会同交通运输局建立摩电非法营运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着力治理交通违法乱象并重视网约配送车辆和配送员规范管理工作。定期开展“红棉剑锋”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外卖车辆交通违法。2020年,共开展专项行动35次,全年查处网约配送车辆交通违法4万多宗。同时,利用“广州交警”微博每周通报各平台、企业交通违法情况,警醒平台、企业落实管理责任,并采用“五选一”(处罚、发朋友圈、抄法规、看视频、参加志愿劝导中选一种)执法模式,强化对网约配送员劝导教育,提高守法意识。
(二)市交通运输局根据市领导关于我市交通安全治理及网约配送有关问题的相关指示精神,配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对网约配送平台、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行业和企业运作情况,并指导广州道路运输行业协会以专委会的形式,组建成立网约配送行业自律组织。
(三)市商务局推进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引导网约配送平台建立健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信用评价制度,提升服务品质;推动电子商务基础较好的区开展网约配送业务试点;配合开展网约配送行业规范管理的宣传推广;对网约配送开展较好的平台、企业在资金扶持、通行证、其他行政服务等方面予以鼓励。
(四)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广州市道路运输行业协会等部门和单位,研究建立网约配送行业道路交通安全联合管理机制,制发《广州市外卖行业道路交通安全联合管理机制工作指引》。指导各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线下餐饮、商超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督促网约配送平台加强对入网经营者证照公示情况的管理;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对机动车维修经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违法行为,严禁生产、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
(五)各相关部门依职责加强对网约配送平台、企业及网约配送员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充分利用行政处罚、约谈、曝光、专项整治等手段,督促各网约配送平台、企业切实落实企业主体管理责任。
三、关于建立警企协作机制方面的情况
建立警企协作机制一直是我市公安交警部门整治网约配送车辆交通违法的重点工作。2018年以来,市公安交警部门组织美团、饿了么等九家大型网约配送平台、企业召开“共建共治”会议,要求平台、企业递交《广州市外卖行业警企共建共治承诺书》,承诺“四个一律”“一惩罚、二停工、三辞退”“一份安全保障、一套监管系统、一支监管队伍”等企业内部管理措施,并针对网约配送员交通安全进行广泛宣传培训,通过派送宣传资料、现场知识竞赛、头盔佩戴示范、安全知识演讲、播放警示视频等方式,向网约配送员宣传交通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和安全提醒,要求平台、企业负责人把好安全责任关,提高网约配送员安全守法意识。同时,加强警企路口管控,要求平台、企业派员配合民警加强路口交通秩序管理,并对本平台、企业员工交通违法进行教育处罚,形成常态工作机制。
我市公安部门每月定期向市交通运输局、各网约配送平台、企业抄告网约配送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和事故情况,联动各监管部门加强企业管理,并建立交通违法退出机制。多次召集网约配送平台、企业进行集中约谈,通报各平台、企业交通违法排名和事故情况,警醒各平台、企业充分认识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交通事故深度调查的严重性,协调推动相关监管部门约束平台、企业,督促平台、企业加强违法人员安全教育和内部惩戒,切实完善内部安全监管机制。
通过全媒体信息发布渠道,全方位、各角度、多批次开展“五类车”交通管理宣传报道,在“两微一抖一快”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曝光典型事故案例,设立网约配送平台、企业交通违法曝光台。从2020年11月24日起,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微博上每日通报各平台、企业前一日交通违法数、每周通报各平台、企业交通违法总数及环比上周违法率,以警醒各平台、企业督促网约配送员遵守交通法规。自微博公布网约配送平台、企业交通违法情况以来,网约配送行业交通违法呈现环比下降趋势。
四、关于成立网约配送行业协会的情况
广州市道路运输行业协会于2020年成立了网约配送专业委员会,目前该专业委员会正在编制团体标准,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网约配送管理规范,以此实现对网约配送员统一准入标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岗前培训,着力提升网约配送员的专业服务水平以及行驶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法以及伤亡事故,致力于有效防范化解网约配送行业道路交通重大安全风险。
一是加强行业管理,统筹建设管理信息平台。对标全市各网约配送平台、企业,建立全市网约配送行业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与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数据联动和共享,实现对网约配送员身份信息、健康证等个人信息的有效校验。
二是制定相关标准,实现规范管理。统一审核配送员信息,把控网约配送员准入门槛,通过“网约配送员服务监督卡”记分形式,建立网约配送员服务行为记分管理标准,形成网约配送员管理标准。
三是开展培训考核,提升服务水平。目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网约配送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正在征求意见中。网约配送专业委员会正在建立全市网约配送职业技能培训标准体系,编制岗前培训和考核配套教材,通过强化对网约配送员的培训考核,提升网约配送员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四是完善保障制度,做好风险防范。参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研究制定针对网约配送员的专属保险方案,鼓励网约配送平台、企业统一购买有关保险产品,保障网约配送员合法权益,避免重复投保,保额不足以及保障不全等问题。
下一步,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部门工作联动配合,发挥联合管理机制作用,进一步推进做好网约配送行业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治理工作,有效防范化解网约配送行业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不断提升市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感谢您对我市网约配送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