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政协提案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401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1-06-14 来源: 本网 字体大小:

郑庆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传统优势产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推进转型升级的提案》(第4015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各业务处室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2月17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现将办理提案的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传统优势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情况

  (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近年来,广州市大力推动企事业单位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推广范围涵盖包括广州传统优势产业在内的企业、科研组织和高等学校。先后印发《广州市知识产权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广州市知识产权贯标认证扶持政策的通知》,规范企事业单位贯标工作。在专项资金中设立知识产权贯标补助项目,实施有限财政资金引导政策,通过举办培训班,实施知识产权贯标培育工程,开展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培养,推动了企事业单位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积极性。目前,19家认证机构在广州地区开展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初次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的企事业单位,符合当年申报指南规定条件的,给予资助2万元;完成首个认证周期通过再认证的,增加资助3万元。机构改革以来,市财政安排知识产权工作专项资金3.84亿元,用于支持专利保护、专利运用、专利管理、知识产权服务等工作,其中,已安排资金5500余万元,引导企事业单位通过贯标认证。截至2021年4月,广州市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企事业单位数5261家,其中超过90%的企业属于广州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贯标企事业单位数位列全国各城市第一。

  (二)夯实传统优势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基础

  广州市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先后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示范城市、国家版权示范城市。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全市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优惠享受规模一直居全省前列,政策享受面与加计扣除金额实现逐年“双增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协广东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等一批重点知识产权项目落户广州,推动了包括传统优势产业在内的广州知识产权经济快速发展,打造了具有较强优势的制造业基础。2020年,全市专利授权量15583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507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85件。商标注册量29.8万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1946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151万件,集体商标25件。地理标志商标12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件。全市拥有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4个,有效期内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共182个,总量居全省首位。

  (三)加强传统优势产业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运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成果在国内具备较高知名度。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中期评价,广州市被评定为广东省内唯一优秀级城市。2020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73.44亿元,位居全国城市前列,传统优势产业成为知识产权融资企业的主要领域。广州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累计投资传统优势产业项目9个,投资金额2.83亿元,投资项目中,2家企业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开发知识产权类保险产品18类,保额超过2亿元,全国首单发明专利授权保险、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在广州落地。累计3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为企业融资7.35亿元。支持“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品牌的传承与发展,指导、支持和培育自主品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等一批重点知识产权保护资源落地广州。成立全省首个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区域司法、行政执法与调解的对接合作。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运作,中国(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建设。在全市11区全覆盖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保护工作站。印发《广州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与相关城市、部门联合签署《关于对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以及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等。2020年,全年市区两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部署开展专项执法行动1579次,查办各类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859宗,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777宗。

  (四)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目前,广州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过3000家,专利代理机构达到180余家,执业专利代理师超过1000人,全省超过三分之一的专利代理机构落户广州。10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获评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9家服务机构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示范机构(示范创建机构),3家服务机构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授牌。以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代表的一批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规模日渐扩大,广东省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南方电网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投入运行,10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运营平台、3个高校专利转移转化中心建设提速。此外,全市共有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0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面向传统优势产业的各类服务资源十分丰富。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研究吸纳您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知识产权顶层设计。对《广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评估,认真梳理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长处和不足,并从我市知识产权发展基础、面临主要问题和挑战、需要攻破的难点和任务、重大项目及政策等方面出发,编制具有前瞻性、连续性、可操作性,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的《广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规划》。

  二是大力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进一步发挥服务机构作用,支持服务机构深入企业研发一线,为企业提供专利代理、信息利用、质量提升、专利导航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及专利产出能力,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牵头,联合龙头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组织创新主体积极申报中国专利奖、广东专利奖和国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持续推进企事业单位贯标,充分挖掘贯标企业的专利创造潜力,加强专利挖掘和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进一步加强传统优势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落实《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及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建立完善市场主体知识产权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强化传统优势产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开展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群体执法专项行动,培育传统优势产业品牌,建立对老字号、驰名商标、高价值专利知识产权预警监测制度,加强侵权风险防范和维权行政指导。建立侵权假冒重点关注市场名录,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作用,建立严、大、快、同保护机制。加强与市法院、广州海关、黄埔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申请行为。强化传统优势产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普及培训,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四是扎实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中央专项资金各类项目的实施和验收。以提升知识产权价值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速构建立足广州、面向华南、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与产业的结合,在通信、芯片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10个专利密集型产业,建设高价值专利转化中心,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开展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管理各个方面成体系推进,让知识产权更深入地融入产业链、做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助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广州3所重点高校,推动建设高校专利转移转化中心,开展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专利技术产业化、专利许可转让、作价股权投资等转移转化和校企对接等工作,探索解决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率低的方法路子。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感谢您对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5月27日


相关附件:

标签:
浏览次数: -
分享
扫码浏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