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质量强国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还是工程建设,企业一头连接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体验感受,一头关系国家质量建设的底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要发挥企业在质量强国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
将质量意识变成企业内生动力。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经济活力、企业创造力、基础制造能力得以充分释放,由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逐步走向商品高度丰富的买方市场,产品多样性、竞争白热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质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因素,换言之,唯有质量上乘、性价比优越、技术领先、服务优质、品牌强势的企业才有立足之地。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强调“企业主责”,即企业必须担负起质量强国建设的主体责任。也就是说,加强质量建设不是企业为了完成考核、实现达标的外在要求,而是企业立足市场、驾驭竞争的内在需求。唯有将质量意识变成企业内生动力,才能催生可持续的发展,才能担负起主体责任。
因此,一方面应加强企业全员质量意识。企业管理层需在思想上、理念上高度重视,牢牢绷紧质量之弦,加强全员质量教育与培训,使保证质量成为全体人员共同的行为习惯,形成上下一心共抓质量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抓好制度建设这一根本保障。将思想理念外化为具体的制度,做到标准明确、流程清晰、职责到岗、监督到位,实时监控质量水准,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快速启动响应机制,有效化解潜在危机。
把质量管理融入全程运营链路。企业质量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运营的所有环节,必须实现运营流程和运营要素的全覆盖。需加强标准制定与制度建设、原辅材料选择与生产环节把控、品控监督把关与库存物流管理、售前使用指导与售后服务到位、品牌宣传规范与广告传播合规,以及人力素质提升与企业文化优化。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质量,损害企业立身之本。
因此,企业必须苦练内功,狠抓管理。一是强化企业流程管理。建立从生产、品控出厂、物流终端到售后服务的质量监督。无论哪一个流程,最终都是靠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完成的,如果人员素质能力难以担当,制度规范有可能流于形式。因此,必须努力打造企业质量文化,使之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二是采取有效的质量保障手段。随着设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大数据、信息化、云计算等先进的品控技术被广泛使用,相比人员的主观误差,智慧化管理更加精准、客观、标准统一、反馈及时,成为实现质量保障的重要支持。
工业化大生产强调的是系统性,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作为系统工程的质量,必须有全程运营链路的质量管理,才有最终成果的保障。
运用科技文化赋能质量提升。今天的质量观,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等表面指标,而更看重科技领先、文化赋能、品牌强大、体验优越等内在指标。
我们通常把企业竞争力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制造能力为标志的“硬实力”,二是以科技能力为标志的“锐实力”,三是以文化能力为标志的“软实力”。我国是全球制造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是全球唯一覆盖制造业所有大类和全部小类的国家,企业“硬实力”无可置疑。但在科技“锐实力”上,我们尚有不少“卡脖子”的软肋,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广大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应在不断提升研发、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的基础上,在各自细分领域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努力“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争取在科技突破上有所建树,提升产品的科技竞争力,也为国家整体“锐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同时,文化“软实力”也是企业质量建设的重中之重。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但当前我们的全球强势品牌数量还比较少,与我们的经济实力、经济地位很不相称。应继续加大力度实施企业质量品牌战略,将科技创新引领、文化加持赋能与品牌建设相融合,提升品牌建设“软实力”,努力培育中国精品。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