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粤港澳三地规则差异,促进粤港澳三地标准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标准化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推动建立以标准融合互通为手段的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新模式,创新驱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我市各类主体成为制定“湾区标准”的主力军。目前我省已公示的首批粤港澳三方共同研制的“湾区标准”共70项,其中广州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类主体参与起草的有66项,从农产品、食品、粤菜、中医药、智能装备、交通、育儿养老等多方位推动粤港澳三地标准对接,促进市场要素便捷流动。二是架起粤港澳科技创新标准对接桥梁。打造全国首个粤港澳科技创新团体标准服务平台,成功孵化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追溯管理指南》成为全国第一个由粤港澳三地社团联合发布的团体标准,累计推动发布9项团体标准,初步形成“一个平台+一批标准+一批技术成果+一种机制”的标准化服务模式。推动成立广州市南沙区粤港澳标准化与质量发展促进会,进一步探索粤港澳标准对接模式。三是开拓培育粤港澳三地品牌标杆的“广州路径”。我市主导起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团体标准,先后完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蔬菜、畜产品、乳及乳制品等9项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持续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高质量发展。推动广州市品牌质量创新促进会联同香港品质保证局、澳门国际品牌企业商会等单位共同制定团体标准《“CGBA湾区品牌”评定准则》《楼宇可持续发展指数》,助推三地品牌评价和认定、楼宇可持续发展规则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