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庆期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安排,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力做好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积极营造平安、稳定、有序的节日氛围,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一、突出监管重点,推动责任落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秋国庆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建立分区域包干督导制度,组建8支检查督导小组,由局领导亲自带队,分别对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的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集中开展节前食品药品安全及安全生产情况大检查,严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力做好禽流感防治控工作,加强白云区休市期间市场生鲜家禽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督促市场开办方落实活禽经营市场清空存栏,全市食品安全形势平稳、有序、向好。紧盯旅游景区、商业区等人流集中区域,肉制品、乳制品、酒类等重点品种,大型商超、连锁餐饮服务单位、“农家乐”等重点场所,统筹协调“市-区-街(镇)”三级监管力量,组建150支市场巡查小分队,在全市11个区每日开展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1-7日,共出动执法人员7497人次,现场检查各类食品药品单位3006家次,现场快检661批次,责令整改27家。
二、加强监督抽检,强化风险防控。以保障民生需求为重点,围绕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以及非法添加等七大类40多项指标,采取专项抽检和现场快检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社会关注度高、风险程度高、日常消费量大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食用油、酒类、饮料、调味品、茶叶等重点品种的监督抽检,并通过官方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检和不合格食品处置结果。9月份,累计抽检食品4033批次。
三、加大打击力度,严查违法行为。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销售超过保质期或标签标识不规范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针对网络订餐无证经营案件高发、多发的态势,继续开展网络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分类处置工作机制,即能立刻整改的,要求马上整改;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处罚;对不能保证安全的重大隐患,责令企业停产停业整改,并实行挂牌督办;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依法进行处理。
四、强化宣传引导,提升社会共治。举办2018年广州市酒类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推进会,与5家酒类食品企业签署《广州市酒类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合作备忘录》,28名酒类食品安全义务宣传员“获聘”上岗。以面膜类、祛痘类、祛斑/美白类、防晒类和染发类等高风险产品为重点,积极开展化妆品质量安全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公众遵法用法意识和自我保障能力,积极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严格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处置。制定《2018年中秋国庆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修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操作手册》,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领导带班和突发事件报告等三大工作制度,节日期间值班人员均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保持“12331”投诉举报渠道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发生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妥善做好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