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临近,这一传统节日既承载着庄重的祭扫追思,也为人们亲近自然、享受春日闲趣提供了契机,广州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文明祭祀,保护环境,理性消费。
祭祀用品消费提醒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避免在无证摊贩处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注意查验商品质量。仔细查看商品包装和标识,不购买“三无”产品或过度包装商品,减少资源浪费,践行绿色祭祀理念。
警惕价格陷阱。消费者在购买祭祀用品时要注意是否明码标价,提前了解市场价格,防止部分商家借机抬高价格。可适当提前购买,避开清明前后消费高峰期。
警惕隐性消费。对高价殡葬套餐、墓地租赁等服务,建议提前对比价格,了解清楚套餐包含的具体项目,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被诱导消费,或接受不必要的增值服务。务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及收费标准。
预付卡消费需谨慎
部分商家可能会以节日促销为名推出预付卡促销活动,消费者勿轻信“高折扣”宣传,确认商家资质及经营状况,避免大额充值预付卡;务必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明确使用范围、期限及退款条件;索要票据,及时核对余额。
文明祭扫,理性消费
倡导绿色祭扫。清明节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倡导消费者选择如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网络祭扫等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避免在祭扫过程中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和焚烧纸质祭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抵制封建迷信。自觉抵制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祭扫用品和行为,如纸扎的豪华物品、超度仪式等。树立科学、文明的祭扫观念,用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新风。
合理安排祭扫时间。清明节期间祭扫人数较多,建议消费者提前规划祭扫时间,错峰出行,避免拥堵。
遵守墓区管理规定。在祭扫过程中,按规定焚烧纸钱、摆放贡品等。自觉维护祭扫场所的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
留存证据,依法维权
消费过程中保留发票、收据、聊天记录等证据。若遇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及时拨打12345热线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