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购物日益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广大消费者也把“双十一”当成了一年一度的网购狂欢节,然而随之而来的网购投诉也逐年增长。据统计,全市各级工商局和消委会接到关于网购的投诉,2016年前三季度是22799件,比2015年同期(9764件)增长1.34倍;接到有关“双十一”的网购投诉,2014年是215件,2015年已大幅提升至640件,增长近2倍。针对以往“双十一”网购投诉较集中的问题,如未及时发货或送货、促销活动未按承诺履行、货不对板或虚假宣传、未落实“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等,在今年“双十一”即将来临之际,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六点:
一是首选信誉度高的购物网站,谨防网络欺诈。建议消费者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度较高、访问量较大的购物网站,谨慎对待未经认证或非正常弹出的网站链接,避免误入“钓鱼网站”,如对网站或网址链接有疑问,最好登录工信部网站查验其ICP备案信息,或查询其是否有工商“红盾电子标识”。
二是理性对待促销及广告宣传,避免冲动消费。“双十一”期间,电商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令“剁手党”们摩拳擦掌,然而还是可能出现“全网最低价”等违法广告用语、“先提价再打折”等违法销售行为,使消费者容易被误导而冲动消费。因此,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不必要的商品,更不要被“优惠”、“便宜”冲昏头脑,警惕价格陷阱。
三是注意了解促销活动的细则,谨防消费陷阱。如近两年流行的预付订金制度,商家规定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余款才能享受优惠价,而实际却存在规定时间内无法付款、订单被无故取消、订金不予退还等“猫腻”。因此,建议消费者网购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销活动的细则,并注意留存促销活动的截图和商家作出承诺的截图等资料。
四是使用安全支付方式,谨防信息泄露。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或者货到付款,不要轻易相信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扫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注意不要随意填写或告知他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五是网购贵重物品须谨慎,谨防责任不清。消费者要认真了解清楚发货、送货、退货、换货的规定和约定,避免“扯皮”。以往“双十一”网购投诉中,商家未及时发货、货品迟迟不能送达是投诉的“重灾区”。建议消费者事先跟商家约定好发货及收货日期;贵重物品要考虑选择快递保价或购买运费险;收货时切记要先验货再签收,一旦发现商品有问题要拒收并立即联系商家处理;要留意退换货特别是“七日无理由退货”的规定和期限,最好与商家作进一步确认,避免因理解不同而“扯皮”。
六是留存好交易凭证,及时有效维权。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记录、购物页面截图、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发货单或送货单等,以便出现纠纷时及时有效维权。一旦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消费者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可以向商家所在地的消费者组织投诉,也可以向商家所在地的工商等行政执法部门投诉举报,如遇网络诈骗,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警,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穗工商、穗消委)